第二百一十六章天师新道
第二百一十六章天师新道 (第1/2页)三月将至,春暖花开,杨安玄忙着安排春耕事宜。
杨家犁的广泛使用让汝南的耕地面积增长很快,各属县检籍,有不少流民落籍。
这些人除了授予田地外,还要安排好他们的住处、食宿,春耕发给粮种、耕牛以及农具,要等粮食收割,才算稳定下来。
从卯时一直忙到午时,才算得了喘息。杨安玄站起身舒展了一下筋骨,看着堂下一脸疲色的众人,苦笑道:「一将无能,累死三军,诸位跟着愚受累了。」
辛何笑道:「跟着杨太守公务确实多了些,但我等实打实替百姓办了事,心中亦感满足。」
文学掾邓远感慨地道:「辛主簿这话正是下官的心声,如今汝南一片读书声,皆是大人德政。百姓称颂大人之时,邓某也与有荣焉,仿如年轻了十岁。」
堂下诸官吏纷纷附和,一片颂扬之声。杨安玄微笑,这些颂扬声有真有假,自己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认同。
要想上下同欲,便得同利,还得靠名利二字。官位有限,不可能每个人都照顾得到,杨安玄想着最近有什么节庆,找理由给府衙众人发点钱粮,保证颂扬声一片。
杨安玄盘算了一下库中结存,去年他向刺史司马尚之禀报,郡中初遭大灾,加上以工代赈消耗甚多,希望能减免些税赋。
司马尚之接管历阳,得到了许多庾楷搜刮的钱粮,装得盆满钵满,对于有功之臣杨安玄的请求,大手一挥,免了汝南城三十万石的上介。
今年汝南新增了驿馆、学庠等开支,但有这三十万石钱粮的支撑,杨安玄还是底气十足。
马上便是三月三日上巳节,春和景明,百姓要集于水边,举行清除不祥的祓除仪式。《论语》中所记,「暮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」便是记载当时祓禊的情形。祓禊,到水滨去洗濯,去除宿垢,带走身上的灾晦之气,祈福将来。
时下上巳节已成为文人雅士曲水流觞、临水宴饮的节日,「考吉日,简良辰,祓除解禊,同会洛滨。妖童媛女,嬉游河曲,或振纤手,或濯素足。临清流,坐沙场,列罍樽,飞羽觞」,著名的《兰亭集序》便是描写这天雅会的情景。
杨安玄笑道:「诸位这段时日辛苦了,上巳节好好放松一下。朱户曹,你盘点一下库存,拿些钱买些禽肉,府衙官吏每人发肉两斤、禽蛋二十枚、粟米五石,算是愚酬谢诸位辛劳。」
话语一出,欢声雷动,个个笑簇颜开。看着堂下一片灿烂,杨安玄暗哂,看来小福利要常发,队伍才有凝聚力。
一名书吏进来禀报:「嵩山寇仙长和浮光山三清观韩道长求见。」
去年人日登山,杨安玄出主意让三清观玉皇诞辰请寇谦之前来讲道,三月三日寇谦之率徒前来,在浮光山讲道七日,前来听讲的信众数以千计,从四面八方而来,许多人得到消息太晚错过了机会。
得了士绅捐赠,韩道长大兴土木,浮光山三清观修缮一新,兴建了前殿、后阁,立了牌坊,又依据山势建了亭、桥、池、台等建筑。
兴修道观募工五六百人,间接地帮着官府赈济了灾民,韩道长又顺手将浮光山下的官道平整了一番,在山下设粥棚帮着赈灾,事后又向官府捐赠了千石粟米,算是回报。
三清观建成之后,陆续有人前来拜师或投奔,三清观俨然成了豫、雍一带的大道观。
寇谦之下山讲道时,杨安玄带人前去巡视属县,没有会面,没想到今年寇谦之又来了,杨安玄起身往外走,道:「有请。」
听说嵩山寇仙长来了,阖府惊动,大小官吏随在杨太守身后来迎寇仙长。
看着身边众人激动万分,杨安玄心想天师道在北
方的影响亦不小,若能善加利用宗教影响,对自己凝聚人心将有大用。
杨安玄率众出府门,看到阶下肃立的寇谦之,一袭月白道袍,手拿拂尘,被一众道人的簇拥着,飘然若仙。
看到杨安玄快步下台阶,寇谦之一摆拂尘,抱拳举于胸前礼道:「贫道见过杨太守。」
杨安玄笑着揖礼道:「一别经年,道长越发仙风道骨,道法精进了。」
宼谦之笑道:「凌云峰得杨太守指点,贫道又去了趟南方拜会南天师道会首孙泰,然后回转嵩山后苦修,确有所得。」
周围众人听杨安玄曾指点过寇仙长,看向杨太守的目光不禁又惊又佩,难怪杨太守年纪轻轻就有此成就,看来并非普通之人。
杨安玄哈哈笑道:「道长过谦了,快里面请。」
两人携手而行,身后众人众星捧月,将寇谦之请入大堂。
浮光山三清观观主韩道长伺坐在寇谦之身后,趁着众人饮茶的空档对杨安玄道:「杨太守,三月三日玉皇圣诞,贫道又邀得寇仙师前来讲道,有三吴之地和广州、益州的信众也闻讯赶来,便连秦、燕、魏等国也有人前来,估计人数将超过五千。」
杨安玄道:「如此一来,三清观怕不能容纳这么多信众听讲,而且人数太多也容易起乱,韩道长可准备妥当了。」
寇谦之笑道:「贫道与韩道长商议后决定,在浮光山下设道场,这样便能容纳得下。贫道想请杨太守派出郡兵维持秩序,以免生乱。」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