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三章 西婆罗洲
第八十三章 西婆罗洲 (第1/2页)南洋,加里曼丹岛。
这座岛屿的地形是典型的中间高四周低,其中西部盛产黄金,但当地的土著文明比较落后,主要矿产都为下南洋的华人所有。
华侨经营西婆罗洲早在洪武年间便开始了,随着永乐帝派郑和多次下西洋,华人在南洋的势力也不断增强,但随着海禁的开始这股势头被打断了。
直到明朝末年,生灵涂炭,神州陆沉,百姓权贵争相出逃以躲避战祸。下南洋再次兴起,大概有700万人进入南洋讨生活,规模远远大于爱尔兰移民潮。
但侨胞们不太团结,常常被荷兰人和葡萄牙人袭扰。
清朝乾隆年间,广东嘉应人吴元盛因为谋划反清起义事泄,因而逃亡到婆罗洲,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“聚胜公司”,成为该公司首领。
正是因为聚胜公司的存在,才改变了南洋华人的地位,他们团结南洋华人消弭帮派纷争,之后在戴燕国一战,以56人攻下戴燕王宫,震惊整个加里曼丹岛,土著苏丹纷纷上表乞求华人的保护。
此时南洋的华人大多数是难民、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和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的后代,以及后来起义失败的天地会成员,所以战斗力十分强悍。
后来,其下属罗芳伯的威望和实力逐渐超过了吴元盛,罗芳伯取代了他的首领地位,并成立了兰芳公司,吴元盛成为罗芳伯的下属。
之后兰芳公司成了兰芳大统制共和国,巅峰时期曾经控制过整个加里曼丹岛,甚至得到了英国人的承认。
兰芳的具体为政举措我写在作者的话里了,但总结起来就是:
1、统一货币和市场。
2、改革军制,自研兵器,创建预备役。
3、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。
4、开设国企,资源收归国有。
但十分不幸,到了1842年,兰芳的国土已经只剩下巅峰时期的1%,西婆罗洲更是分裂成三发、兰芳、坤甸,分别由三条沟、兰芳、大港三家公司掌管。
加里曼丹的主人不再是华人,而是荷兰人和英国人,西婆罗洲也沦为半殖民地,由荷兰人委任的甲必丹统领。
每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都能从西婆罗洲榨取1500-2000万荷兰盾的利润,而驻防此地的只有150个荷兰兵。
除此之外,那些曾经乞求华人保护的土著,也摇身一变成了荷兰人的走狗。而且这些土人比荷兰人更加凶残,他们不但要钱,还要粮食和女人。
起初土人苏丹的胃口,华人还能忍受,但随着苏丹的胃口越来越大,和金矿收入的不稳定,导致兰芳公司再也无法承受,便拒绝了万那土王的要求。
这些年来通过敲诈华人,万那土邦早就不是那个经常要请兰芳大总制为他们做主的小部落了。
万那土王直接调集2万土著大军与兰芳公司发生激战,由于荷兰人和英国人从中作梗,交战的双方都缺乏火器,主要的武器仍是大刀、长矛和弓箭。
其中兰芳公司有鸟铳手500,这便是古六伯的胆气所在,这些鸟铳每支要价200两,这五百支早就在欧洲战场淘汰的武器,却足足花费了兰芳公司十万两雪花银。
(古六伯,时任兰芳公司大总制。)
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万那土王的手下也有洋枪兵,甚至还有洋炮,而且只比他多不比他少。
1842年2月12日,双方的第一次交战就以兰芳公司损失300名士兵,和一处公馆为代价收场。之后很多华人都踊跃加入兰芳军队保家卫国,但战场上的局势丝毫没有扭转的架势。
万那土王的部队所过之处,不会留下一间房、一粒粮食、一个活人。
眼看土人就要杀进东万律,抢钱、抢粮、抢女人。
此时在古六伯眼中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,那就是请荷兰人调停。
其实荷兰人早就准备好了,毕竟那些土人根本不会经营金矿,但又不能让华人的势力太强。驻守西婆罗洲的阿尔杨·朋赫上尉早就调集了手下五十士兵,准备随时“调停”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