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孩子看书 >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> 第二百一十五章 投稿《自然》杂志,物理界开启新一轮超导竞赛!

第二百一十五章 投稿《自然》杂志,物理界开启新一轮超导竞赛!

第二百一十五章 投稿《自然》杂志,物理界开启新一轮超导竞赛! (第1/2页)

一周后。
  
  科学基金会的拨款经费已经到位,拨款速度还是非常快的,大概也是考虑到物理实验室这边的催促。
  
  对超导办公室来说,早拨款和晚拨款都是一样的。反正都是今年的经费指标,拖着经费不划拨也没有意义。
  
  经费到位。
  
  物理实验室开始实验准备,购买了大量实验所需的材料。
  
  同时,实验也要开始了。
  
  这次参与实验的核心人员变多了。
  
  主要分为两队人。
  
  一队是物理实验室参与项目的人员,包括向乾生、何毅、肖新宇、颜静、赵川鑫。
  
  另一队是244工厂的研究员,包括刘云利、阮伟平、薛常以及王强。
  
  因为理论方面已经准备的很充分,王浩就直接交代起了工作,多方向就选取三种金属进行实验。
  
  会议也是讨论选取的金属,最终敲定了铅、汞和锡,考虑的主要是成本问题,三种金属都不算昂贵,超导临界温度也能接受,其中锡的临界温度最低,只有3.722K,铅的临界温度最高,为7.193K。
  
  然后就是实验分配。
  
  244工厂的团队已经搬迁过来,基地就在距离西海市百公里的地方,交通、通讯都还算方便,他们的设备也很完善,不比物理实验室差,只要有足够的经费就可以完成实验。
  
  两个团队的项目合并,经费都是统一管理的。
  
  王浩就直接分配起了实验任务,三种金属要做六次实验,就直接对半分,每个团队负责三次实验。
  
  在实验公布正式开始前,他还是强调了数据问题,“实验数据是最重要的,尤其是激发交流场的温度,必须要有准确的数值,所有数据,都要有超高的精度……”
  
  王浩还特别谈到了一个问题,“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一个问题,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,在未达到超导临界温度时,交流重力场强度可能会更高。”
  
  “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并不高。”
  
  “如果出现,一定要注意及时的数值,所以在实验过程中,一定要更认真,记下所有即时数据……”
  
  ……
  
  王浩所说的情况有些不可思议。
  
  他们已经发现在临近超导温度时,交流重力场就会被激活,只是强度不高,那么理所当然的,达到超导状态时,交流重力场强度才是最高的。
  
  现在王浩说有可能会遇到之前的强度更高,就让其他人有些不能理解了,但他们并没有质疑,只是心里暗暗记了下来。
  
  王浩特别提了一下,是因为他的分析中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。
  
  单介质金属出现类似情况的概率非常小,但也是有那么一点儿可能性的,特别提一下是担心出现这种情况,会影响到实验过程。
  
  其实就像是用手捏一个橘子,橘子完全被捏爆,撒出的汁水确实很多,但如果只是对比一个方向来说,也许在橘子爆破之前,喷出的汁水会更多。
  
  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,而且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信号。
  
  因为出现的概率比较小,王浩只是提了一句,也没有特别的在意。
  
  实验正式开始。
  
  物理实验室上下都忙碌起来,他们计划在十天之内完成所有的实验。
  
  这绝对是快速消耗经费的过程,十天就扔出去两到三千万,也让实验室上下所有人都振奋起来,他们都感觉每一分、每一秒,都会消耗大量的经费。
  
  每个人对待工作都非常的认真。
  
  当进行实验的时候,就变得更加认真,一丝不苟都不足以形容,有不少人做记录和计算,都是连续做了好几遍进行确定。
  
  何毅负责统筹实验。
  
  看着高昂的材料耗费如流水一般,每进行一次实验,都感觉像是剔骨割肉,心疼的咧嘴还朝着王浩抱怨着,“经费花的也太快了,像是这种实验,少做一次就是几百万。”
  
  “问题是,一次都不能少。”
  
  王浩倒是很淡然,经费耗费的确实快,但是成果也是很显著的,他一步步的添加了内容,微观形态塑造更完善了,“我已经尽量减少次数了。”
  
  “六次是最低数值,每个金属只进行两次实验,正常情况下,我觉得每一种金属都需要进行十次以上的比对实验。”
  
  “可惜啊,经费太少……”
  
  实验数据是存在误差的,两次实验结合在一起进行比对,有些数值进行取半分析,才能够让数据更加的精准。
  
  类似实验做的更多,数据肯定更加精准,只进行两次实验,次数还是太少了一些。
  
  不过重要的是趋向、是方法,必须要推导出结论,然后才能慢慢去完善,后续也不需要他自己去完善。
  
  只要把成果公开出去,肯定会有大量的机构做同类型研究。
  
  研究并不需要做交流重力实验,而是进行同领域的超导实验,记录数据反推就可以让数值变得更精准。
  
  这就是一个数字修正的过程。
  
  任何一个既定的物理常数,都不是第一次就完善的,后续几十年、上百年,会有大量相关的研究,慢慢的把常数进行修正,最终得到一个非常精准的数值。
  
  比如,万有引力常数。
  
 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,但引力常量G数值是多少,连他本人也不知道。
  
  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100多年,万有引力常量仍无准确结果,直到100多年后,英国人卡文迪利用扭秤,才巧妙测出这个常量。
  
  后来随着科技发展,又对于卡文迪测出的常数进行了精细修正。
  
  现在的‘元素超导临界温度常数’也是一样,他们只需要通过两次实验,来对微观形态进行完善,并确定常数的大致数值。
  
  这样就可以了。
  
  ……
  
  九天后。
  
  最后一次以‘锡’为材料的交流重力实验结束。
  
  实验室上下所有人都轻呼一口气。
  
  王浩也得到了最新的数据,并做出了最后的分析,随后和林伯涵一起,继续对微观形态进行完善。
  
  然后就开始做计算。
  
  因为已经有了足够的数据,也只是牵扯一些拓扑的计算,计算工作相对就简单一些,他们两个分别做出计算,最后比照了一下计算数值。
  
  “0.0124834。”
  
  “一致!”
  
  看着完全一致的数值,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。
  
  之后又以电脑辅助做计算,也得到了同样的数值。
  
  这时候,才能确定下来。
  
  实验工作结束。
  
  其他核心人员是针对实验写报告,他们的实验收获还是很大的,就像是王浩说的,换成了低温材料做实验,交流重力场强度会更高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夜的命名术 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我有一剑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万古神帝 帝霸 人道大圣 万道龙皇 陆娇谢云瑾 剑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