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孩子看书 > 科技公司,我成国产之光! > 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就是基建狂魔!

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就是基建狂魔!

第三百一十一章 这就是基建狂魔! (第1/2页)

“各位领导,各位前辈,以及晚辈们好,我是公派到ITU国际电信联盟的信息通信工程师,我叫沈森,现在在龙兴科技公司的信息通讯实验室工作。”
  
  龙兴基地。
  
  办公大厦的会议室。
  
  面对正在直播的镜头,沈森显得有些拘谨,放在桌子底下的双手来回揉搓。
  
  说实话,他还是第一次直播,直播服务的对象不是普通民众,而是一群德高望重的院士,以及高校教授或博士。
  
  因为是会议软件直播,沈森甚至还看见了几位熟悉面孔,是曾经教过他的老师。
  
  对于建设卫星基站,国家智囊团也有相应的规划。
  
  先是分成工作小组,例如10位通信领域工程师,搭配10位卫星领域工程师组成1组,每组选出两位组长,由组长听课记录技术要点,其他工程师主要负责干活。
  
  说白了,就是科研团队模式。
  
  “沈专家客气了,因为上边催得紧,就尽快进入正题吧,该如何去制造卫星基站。”
  
  有院士催促一句。
  
  可能是要涉及全新领域,他们都有些着急。
  
  能成为院士的,要么有极佳的天赋,要么有十倍于人的努力,没有一个是简单的。
  
  “行,那我直入主题了。”
  
  沈森调整了下状态,又挪了挪椅子位置,随后讲解道:“卫星基站分为三部分,也就是三个卫星,它们的主要功能大致分为接收信号,处理信号以及传输信号。”
  
  “1号低轨道卫星,它负责捕抓地面信号,我们需要在朝地面加装信号捕抓设备,确保可以顺利接收到地面信号。”
  
  “信号捕抓设备的选择,目前我们使用的信号捕抓设备是由鲲鹏公司提供的ZC-7,同时在卫星的另外一端要增加高频天线,同样是由鲲鹏公司提供的HX-3型号天线,要保证信号可以被2号卫星,也就是中轨道卫星顺利接收。”
  
  “等等沈专家。”
  
  这时有人打断了沈森讲课。
  
  他叫陈晋华,是帝都龙科院的信息通信院士,也是复淡大学的特聘教授。
  
  只见他推了推黑框眼镜,发出灵魂拷问道:“听你的意思是,我们想要制造出卫星基站,需要先准备好鲲鹏公司生产的信号捕抓设备以及高频天线?”
  
  “对,也不全对。”沈森笑了笑,回应道:“不是说一定要用鲲鹏公司的,只要功率差不多就可以,不过最好还是用鲲鹏的比较好,昨晚已经有军机抵达,运了一批走了,相信今天之内,你们就可以看见组装零件。”
  
  “原来如此。”
  
  陈晋华点了点头。
  
  “我也有个问题。”陈晋华刚问完,又有院士询问道:“为什么卫星基站是两低一中,据我了解,低轨道区域是200千米到2000千米,怎么不把中轨道卫星降下来?就比如降到500千米,感觉这样可以省去安装高频天线。”
  
  “对啊,我也有这疑惑。”
  
  又一位院士附和。
  
  此时的他们就宛如回到学生时期,对沈森这位老师不断提问,不过这样也正中沈森下怀,因为提出问题,解决问题,才能更加严谨地造出5G网络的卫星基站。
  
  “这个问题很好,为什么2号卫星采用的是中轨道而不是低轨道。”沈森重复了一遍问题,紧接着继续讲解道:
  
  “那是因为2号卫星搭建的是天上的蜂窝网络,低轨道的1号或者3号卫星进入其他2号卫星的区域,会自动进行连接工作。”
  
  “打個比方,我在深城,我是1号卫星,而你们是2号卫星,因为我人在深城,没办法亲自帮你们分担工作,可当我进入你们的研发基地,那我就会融入你们,动手一起研发卫星基站。”
  
  “当然了,之所以这样设计,其实是避免性能浪费,2号卫星目前算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,我们未来是打算1颗2号卫星负责4个,甚至6个低轨道卫星的处理。”
  
  “明白了。”
  
  提出问题的院士点了点头。
  
  这中轨道卫星说白了,就是在天上的地面基站,任何进入该区域的1号和3号卫星都可以和它连接,然后快速进行信号处理。
  
  要是定在低轨道区域,会影响未来的卫星布局。
  
  “要是没有问题,那我们就继续往下讲了。”沈森询问一句,并没有院士回应他。
  
  见状,他继续讲解道:“当1号卫星将收集到地面的信号利用高频天线进行传输,注意,中轨道卫星也要安装信号捕抓设备和高频天线,而且是在相同面……”
  
  ……
  
  因为是融合的全新领域,通信院士和卫星院士都听得特别认真,不敢错过一丝细节。
  
  不仅仅沈森讲课,俞必成、钱煜都在隔壁会议室授课,并且远程指导工作。
  
  至于道伊奇曼,他则是负责解答院士提出的刁难问题。
  
  只要钱煜、沈森和俞必成讲解不了的,就道伊奇曼亲自出马,进行规范性讲解。
  
  龙国院士集体被上课,这要是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,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。
  
  不过这也没办法,懂信息通信的不懂卫星,懂卫星的不懂信息通信,至于都懂的,他又不了解毫米波通信技术。
  
  上网课归上网课,效果还是很显著的,在帝都卫星研发基地,信息通信院士陈强,联合卫星院士李二文率先研制出卫星基站,进入了测试环节。
  
  “第一次测试。”
  
  “5.7MB/s,这就是5G网络吗?确实有点厉害啊。”
  
  “继续测试。”
  
  “还是5.7MB/s,很稳定,第三次应该也是这个数值,毕竟我们离2号卫星这么近。”
  
  “果然是5.7MB/s,网速测试通过,可以上干扰测试了,只要不低于3MB/s就算通过。”
  
  “开启干扰设备。”
  
  “已打开。”
  
  当陈强、李二文团队紧锣密鼓测试时,其他院士也陆续进入测试环节,只要搞清楚原理,他们效率还是非常高的。
  
  毕竟能来到这里的工程师,没有一个是简单的。
  
  哪怕是打杂的小喽啰,去到高校任职都会被奉为座上宾。
  
  “连接测试稳定,符合最低标准,我觉得可以提交审核了。”陈强团队工程师提议。
  
  然而陈强为了严谨起见,又进行了二次测试,在确定没有问题以后,才把得到的科研数据提交给道伊奇曼进行审核。
  
  下午时分。
  
  一张张“答卷”上交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夜的命名术 斗罗大陆5重生唐三 我有一剑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万古神帝 帝霸 人道大圣 万道龙皇 陆娇谢云瑾 剑来